公司新聞
聯(lián)系人:俞經理
電話:025-85581709
手機:13809042500

掃描二維碼
關注科進公眾號
中國人骨密度從多少歲開始減少
作者:夏維波 瀏覽:583 發(fā)布時間:2020/7/13 11:22:48中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,因此老年類疾病例如骨質疏松的患者占比將長期有增無減。中國到底有多少骨質疏松病人呢?這個不好回答。但中國人骨密度從多少歲開始減少?專業(yè)機構給出這樣一個答案。
醫(yī)科教授夏維波與中國CDC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起進行了COPS中國骨質疏松患病率研究。
該COPS研究在中國大陸地區(qū)多中心隨機分層抽樣選擇了44個地區(qū),每個地區(qū)464人,共20 416人次。
COPS研究實行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,研究包括了問卷調查、體格檢查、DXA測量骨密度、胸腰椎側位X線片、留取血樣及生化檢查,研究前、中、后環(huán)節(jié)都嚴格質量控制。整個研究包括了擬定研究計劃、修改計劃、培訓、開展研究、數據分析幾個階段。
樣本量非常龐大,得出這樣的初步結論。首先,就DXA測量的骨密度而言,除女性腰椎在30~39歲時達峰外,其余參數都在20~29歲間達峰,而后持續(xù)下降;另外,中國骨質疏松癥的患病率(參照本研究建立的中國人峰值骨量)在40歲左右整體是2.5%,沒有發(fā)現城市和農村的差異,甚至有發(fā)現,農村的患病率是低于城市的,這個跟我們以前認識的有所差異;再一個是中國骨量降低的患病率,這個非常有意思,在40~49歲間,低骨量人群達1/3。經過多方數據最后總結出,中國人群骨量多數在20~29歲已經達峰,但進入峰值后就繼續(xù)下降了。我們采用了重建脛骨、橈骨遠端骨骼3D成像法發(fā)現,小梁骨的丟失多數發(fā)生在50歲以上,而皮質骨丟失主要在50歲以后,因此,50歲以前就要開始防治了。
因此這個研究提示,自40歲開始,骨量減少的人群比例升高明顯,中國人骨質疏松癥患病率較高,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公共健康問題,需要更早開始骨質疏松的防治工作。